【摘要】期末分析总结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1篇】英语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总结参考一、关于试卷分析
1、创设试卷的策略思想
本次命题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加强考试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查。试卷中把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作为重点考查的内容,如:听力题的一题、二题;笔试题的一题、二题等,因为这些知识的掌握能更好地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英语确立以听说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目标,读写跟上的原则,试卷从教材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着重考查学生听力、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突出语言的交际功能。在试卷的设计上,增加了对学生活用语言能力的考查。如:听力题三、四题;笔试题的三、四、五题等。试题难易适度,题型灵活多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学生乐学,善学。
2、试卷考查的内容
本学段教学的内容:(1)能听懂,会说所学对话,并能进行简单的交流。(2)能听,说,认读98个单词并且能听,说,读写54个单词和进行简单的运用。(3)能了解简单的中西文化知识。(4)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或歌谣。三年级已经掌握了26个英文字母及简单的问候,能做简单的表演,在此基础上加深学习。巩固性试题有听力题三题,笔试题二题a部分。
3、试题的分数权重
试卷满分100分,听力题40分,笔试题60分。知识型、能力型的分配比例为4:6。
4、试题的难度、信度和效度。
5、听力部分
听力测试满分为60分,分别为:一、听录音,判断正误;
(1)、听录音,选出你所听到的单词,并将其代号填入题前括号内;
(2)、听录音给下列图片用数字1,2,3,4,5标上序号;
(3)、听录音,根据所听到的内容,把左图与右图用直线连接起来;
(4)、听录音,根据录音内容涂颜色;
(5)、听录音,选择正确的答语,将其代号填入题前括号内。
听力部分得分率相对来说比较高,失分较多的是第四题,学生有的不能认真审题,理解判断能力较差。
6、笔试部分
笔试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现分述如下:
7、看一看,选一选,是属于基础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对单词的意思的认识。失分率较低。
8、将下列单词分类,完全都是平时所熟悉的四会单词,考察单词的记忆能力,部分学生的失分原因是学生的单词记忆不够牢固。
9、情景选择,内容都是书上平时的对话内容,部分学生做得很好,但也有很差的,原因是因为不能弄清楚句子的含义故不能准确找出答句,同时考查了学生对句子的整体认读综合运用能力。
二、关于答题情况
本试卷共两部分,听力部分,共四道大题;笔试部分,共五道大题。
1、得分情况
年级人均分达到90分,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57分。85%的学生达到优秀,良好占8%,一般占6%,不及格占1%。
2、失分情况
听力题第二大题听音选词第一小题失分较多,a . read b. ride c. pass 正确答案为b,一些学生没有分清read和ride, 所以选错了。笔试部分第一题将单词补充完整,有的需要填一个字母,有的需要填两个字母,有些学生是不会拼写单词失分了,有些学生是马虎了,只填一个字母失分了。笔试题第三大题第三小题失分较多,学生不知道now的位置。还有第五题单项选择,对题率为70%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特殊疑问词的运用,句意不理解,第三人称单数的运用等。
3、对学情的分析
(1)从卷面反映出85%以上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良好,答卷书写较以前工整、干净、认真、规范,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学习基本功训练效果显著。
(2)基础题型普遍完成较好,如听音选图、看图判断学生的得分都较令人满意。
(3)学生对单词补充的选择,都较以前进步不少,有60%-65%的同学能顺利完成。
(4)试卷表明,学生对句子的意思不能完全掌握,透视出学生掌握的词汇量有限。
考前预测与结果基本相符,尤其是基础题的得分率与预先估计的十分相像,这说明我们的教学夯实了基础,抓住了重点。排词组句四道题中有两道是书中句型,学生完成很好,另两道句型相似,改了单词,有些学生不会变通,这是事先未想到的。
4、对教学成败的分析
教学中注重正确的语音输入,创设情境理解语意,加大基础知识的训练力度,才使得本次考试得到了较好的成绩。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但还不能灵活运用;知识面狭窄,缺乏一定的生活常识;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较差; 以上这些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得到加强。
三、学校学科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
1、缺少专业引领
2、课堂教学模式不灵活。
四、今后采取的措施
1、加强词汇教学。包括单词拼写,词义记忆的训练,在平常的教学中一定要常抓不懈。词汇是文章、句子的基本单位,词汇量的大小,将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流利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能否熟练地用英语读和写;能否顺利地用英语思考。从阅卷所反映的问题看,在今后的教学中,在加强拼读与拼写的同时,应帮助学生进行有意识记,应加强对词的用法及内在含义的理解,要培养学生用英语解释单词的能力,逐步启发引导学生用英语思考。单词教学一定要做到词不离句,这样,学生在学会了单词的同时,也学会了词的一些基本用法。
2、基本的语法教学一定要与语境相结合。进行语法操练时,要坚持“四位一体”,即话题、语境、结构、功能相结合。抓住话题,联系语境,确定语法结构,明确语法功能。要重视语法知识对于培养语言运用功能的基础作用,又要注重改革教法。课堂上一定要有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
3、培养阅读能力,在讲解阅读题时,着力帮助学生分析语言材料,而不是核对答案。
4、规范要求、强化技巧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教师传授知识要过细全面,要求学生要从严,并对学生的作答技能进行规范化训练。
1、努力更新语言教学观念,以学生发展为主,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的培养。
2、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语言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多给学生一些听、读和说的机会,让学生围绕所学内容,并给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进行对话练习,将所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融为一体,少一些机械记忆,多一些灵活运用。同时,课堂上尽量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利用游戏、对话表演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英语既容易又有趣。
3、狠抓基础,培养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各 ……此处隐藏24019个字……第10、12、16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与方法的能力;第20题具有探索性,有利于考查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析、探求、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3、重视阅读理解、获取信息和数据处理能力的考查
从文字、图像、数据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新课程特别强调的,如第11、14、15、16、17、18、21、22题等,较好地实现了对这方面能力的考查,强调了培养学生在现代社会中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的要求
4、重视联系实际生活、突出化学应用能力的考查
试卷多处设置了实际应用问题,如第14、16、22题,考查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全区理化平均分为66.3分,与我区今年中考理化拟定分数70分相比校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各校要依情况认真分析原因,争取更大的进步。
(一)、选择题
第8题:选错的原因:主要是对物质变化概念理解不透
第9题:选错的原因:学生对物质分类不清楚
第10题:选错的原因:学生对物质宏观组成、微观构成以及化学式的意义区别没弄清楚
第11题:错选的原因:主要是学生不能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理
第14题:错选原因:学生不能对题目所给的信息进行灵活处理
第15题:出现错误主要在(3)(4)小题,原因在于学生对元素概念,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的关系没有理解,概念没有弄清。
(二)、非选择题
第16题:查学生使用氢气燃料其中一个优点生成物是水,对环境没污染,而许多学生答成生成物是水,对环境污染小,可见概念不清;本题第3小题让学生填写几个新能源,有的学生答成煤、石油、天然气。
第17题:考查生铁与钢的性质区别的原因,学生答成生铁是生的,钢是熟的,没有真正理解生铁与钢的性质不同的原因。
第18题:学生出现错误原因在于对金属活动性顺序没有记住,没有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
第19题:2个硫原子学生答成:s2、3co32—有的答成3个三氧化碳,还有的答成三个碳酸离子。
第20题:第1小题让学生结合装置图回答问题,学生没有弄清用高锰酸钾与氯酸钾制取氧气装置图的区别,本应写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答成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本题还有一问检验二氧化碳,学生答成有黑色沉淀,化学方程式错写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第2小题让学生写出镁在氮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许多学生不能正确书写氮化镁的化学式,原因在于学生不能根据氮的原子结构推断氮元素的化合价。
第21题:考查电解水时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答成防止氢气与氧气混合、有的答成吸附水中的'杂质,还有点答成控制反应速率或加快反应速率等等,把氢氧化钠的作用与催化剂混为一谈。
第22题:计算分析题,得分率很低,有好多学生一字未写,可能感到无从下手,说明学生不会根据质量守恒定理判断出二氧化碳的质量,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caco3的质量,说明学生分析判断、灵活变通的能力较差。
三、教学建议
1、重视课程标准、中考说明和历届中考试题
课程标准是处理教师“教”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要讲什么内容,讲到什么程度,依据就是课程标准。中考说明明确的是“学”的问题。对于不同的知识点,学生应该掌握到什么水平,中考说明能为他们指点迷经。加上认真研究历届中考试题,在这三方面的共同作用下,我们的教师无论上新课还是复习课,对知识的把握都能做到有的放矢。
2、重视过程与方法
重视学生感受和体验的过程;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重视学生的探究过程;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重视审题的过程;重视解题思路的探索;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重视问题解决和规律形成过程
3、重视阶段性训练、专题训练和综合训练
在不同阶段,教师要及时做好阶段性训练、专题训练和综合训练
4、重视知识的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教师要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培养学生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认识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
5、树立全面的素质教育目标意识
面向全体学生,进一步加强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并以教材上的双基为载体,指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和终生学习能力,形成科学观点和正确态度,掌握科学方法,而不能仅死记硬背结论。特别要关心和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使他们树立学习信心,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
6、抓基础、重应用、面向全体、夯实基础
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对重要的化学概念(如:分子、原子、元素等)、化学用语(如:化合价、化学式、离子符号、化学方程式等)和基本的化学思想方法(如:组成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要加强理解,对记忆性的概念和原理等要在理解和实际运用的基础上加强记忆。要加大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要能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有关的化学问题。
7、加强实验教学、重视活动与探究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因此要创造条件加强实验教学,在平时的教学中将实验作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的突破口。应适当将教材上的演示实验改进为学生分组实验,使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参与教学过程的喜悦;适当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亲自设计、实践,激发创造欲,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8、课堂教学要体现新理念
课堂上教师要少讲、精讲,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自己归纳、自己表达,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训练表达能力,在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和品质。
9、强调规范,重视表述
答卷中反映出学生不会审题、字迹潦草、写错别字、化学式书写错误、隐含在图示及表格中的信息不会引用、语言表达不规范等,这说明在规范答题训练方面有缺陷,要在平时的作业训练及测试评讲中加强答题规范的训练,注意科学性和规范化,以减少答题的失误,并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10、注重应用,培养能力联系实际整合教学内容
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把“双基”放到实际问题情境中来学习,要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设计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结合自身体验来思考问题,讨论和交流,寻求解答途径。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注意新闻事件中的化学知识的渗透等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采用多种形式、多种媒体的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尽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体验学习化学的价值。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期末分析总结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