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旅鼠之谜》学习要点精品多篇

时间:2025-01-17 16:19:55
《旅鼠之谜》学习要点精品多篇[本文共13328字]

前言:《旅鼠之谜》学习要点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旅鼠之谜教案 篇一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研究能力。

2、学习作者娓娓动听的对话中讲述故事的写作手法。

3、理解说明文知识性很强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旅鼠的特点。

2、培养学生研究能力。

3、由学生自己讲述课文内容,解答旅鼠之谜。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媲(pi4)美挑衅(xin4)迷惘(wang3)笃(du3)信

啮(nie4)齿滑稽(ji1)徘徊(huai2)逃窜(cuan4)

2、解释下列词语。

前赴后继: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踊跃前进,连续不断。

媲美:比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

逃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

笃信:忠实地信仰。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见识浅。

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二、导人

你听说过北极旅鼠吗?这种生活在北极草原的小动物,有许多难解的谜团。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绞尽脑汁,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阅读这篇课文,相信你也会产生探究旅鼠之谜的兴趣。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问:

归纳北极旅鼠的几大奥秘。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归纳旅鼠的几大奥秘:

1、哺乳动物却有和细菌相似的繁殖能力。

2、能够根据条件控制繁殖。

3、达到一定密度就自然吸引敌人来消灭自己。

4、周期性的进行“死亡大变迁”。

5、只往西、往北,往海里死亡。

四、探究活动

1、讨论旅鼠的几大奥秘的原因。

(提示:旅鼠是集体观念很强的动物。旅鼠有这种本能。)

2、课文说:“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讨论一下,这样说对不对?为什么?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求统一答案。)

3、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动物也有一些奇异的现象,请根据你的观察和了解,写一段文字,说明某种动物奇异的表现及其原因,在班上交流。

(学生说自己所见的奇闻,课后写成书面文字。)

五、小结

本文是一篇“运用记叙的框架,借助对话来介绍科学知识”的科学小品,课文主要谈了北极旅鼠身上的几大奥秘。北极旅鼠和一般的老鼠没有多大差别,“但人们研究了好几个世纪,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它的第一大奥秘是繁殖能力强:第二大奥秘是一旦繁殖过多。就会千方百计吸引天敌的注意,主动通过天敌控制种群数量;第三大奥秘是死亡大迁移,浩浩荡荡,无所畏惧。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无从知道,或许是自然正用一只无形的手控制着这一切,这就揭示出自然的奥妙无穷。由此我们也真正体会到《敬畏自然》中所论述的“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一句的深意。文章的意义不止于此,旅鼠保持种群数量的方式也给我们人类敲响了警钟:“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学习这篇文章,一要引导学生比较本文与一般说明文在写法上的不同,二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求知欲和探究学习的欲望。三要与其他课文相参照,把各部分内容串联起来作全面深入的理解,达到融会贯通。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旅鼠之谜》 篇二

素质教育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文中重要的词语;

2、了解作者及其创作,了解科学小品的文体特征;

3、运用概括提要方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

过程与方法目标

4、联类引申,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注重研究;

5、理解独特的写法,体味其知识性、趣味性,学会生动形象地介绍科学知识;

情感与价值目标

6、探究自然无尽的奥秘,接受自然无穷的启示。

重点目标

3、4、5

难点目标

4、5

教学准备

查找作者资料,复习记叙文、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听说过北极旅鼠吗?这种生活在北极草原的小动物,有许多难解的谜团。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绞尽脑汁,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阅读这篇课文,相信你也会产生探究旅鼠之谜的兴趣。

二、字词学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媲(pì)美挑衅(xìn)迷惘(wǎng)笃(dǔ)信

啮(niè)齿滑稽(jī)徘徊(huái)逃窜(cuàn)

2、解释下列词语。

前赴后继: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踊跃前进,连续不断。

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媲美:比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见识浅。

笃信:忠实地信仰。

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三、知人论世作者简介

位梦华,1940年生于山东平度。1962年考入北京地质学院,攻读地球物理勘探专业。1967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从事地震成因及地震预报的探索与研究。1978年归入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1981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进修,并于1982年10月去南极,从此与两极结下不解之缘。1983年回国后,利用业余时间,埋头于南极的综合研究。

1991年6月,位梦华独闯北极,深入到阿拉斯加北极爱斯基

教师直接导入,因文章较长,不宜哆嗦。

学生当堂完成,及时订正。

教师宣读,亦可学生查资料完成。从速以激发兴趣。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活动形式

摩人聚居区进行了一个半月的综合性科学考察,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1992年回国以后,在对北极问题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开始为中国的北极考察事业奔走呼吁。

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由中国科协主持,中国科学 ……此处隐藏9499个字……维方式才能揭开大自然的奥秘;自然界本身就具有调节机制,一旦被破坏,就会向新的平衡转化)

(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鼓励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通过研读交流,既强化学生对旅鼠之谜的认识,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也激发学生有关人类未来的忧患意识,从而反思自身现在的行为。)

五、比较读,把握特色。

1、学生将本文与《敬畏自然》、《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比较阅读,思考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色?依据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优点?

2、汇报交流。

(明确、课件展示:① 作者运用记叙的方式,采取对话描写的方法,生动形象的介绍科学知识;②科学的内容与文学的形式相结合;③寓知识于叙事之中,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比较,让学生对本文写作特色更有感性的认识,也更容易发现特色。)

六、课堂小结。

《旅鼠之谜》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科学小品。文章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形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旅鼠的三大奥秘,新奇有趣,意味深长。自然是一位智慧老人,他用多种形式启发我们。从旅鼠的身上,我们如果反观人类自身,也许会领悟到很多……

七、拓展延伸(二选一)。

1、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动物也有一些奇异的现象。请你仔细观察和详细了解,写一个300字左右的小片段,说清某种动物奇异的表现及其原因。

2、以“我是旅鼠”的身份来写一份自我介绍。(400字左右)

(通过延伸性作业,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好奇心,延伸学习的激情与欲望,从而实现课内课外的结合,体现学习的广泛性与持续性。)

板书设计:

繁殖能力强 启示:

旅鼠之谜 想方设法自杀 旅鼠不能无节制地繁殖

死亡大迁移 人类也不能毫无节制地繁衍

八年级《旅鼠之谜》教学设计 篇七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研究能力

2、学习作者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写作手法

3、理解并掌握本文运用的几种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1、学生自己探究课文解答旅鼠之谜

2、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设计]

1、课文类型:略读

2、设计时数:2课时

3、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听说过北极旅鼠吗?

这种生活在北极草原的小动物,有许多难解的谜团。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绞尽脑汁,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阅读这篇课文,相信你也会产生探究旅鼠之谜的兴趣。

二、作者简介

位梦华,1940年生于山东平度,地质学家。1991年他独闯北极,深入到阿拉斯加北极爱斯基摩人聚居区进行了一个半月的综合性科学考察,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1992年回国后撰写了大量文章介绍北极的各种情况。他的主要著作有《神奇的北级》、《南极之梦》等。

三、检查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媲美(pì )挑衅(xìn )笃信(dǔ )迷惘(wǎng )啮齿(niè )苔藓()前赴后继()滑稽(jī) 徘徊(huái) 逃窜(cuàn)

2、解释下列词语

媲美:美的程度差不多;比美。

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笃信:忠实的信仰。笃:忠实,全心全意。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见识浅。

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前赴后继:前面的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踊跃前进,连续不断。

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传闻没有根据的话。

四、整体感知课文,把握全文基本内容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归纳并总结北极旅鼠有哪几大奥秘?

明确:北极旅鼠有三大奥秘

(一)旅鼠繁殖能力惊人;

(二)旅鼠繁殖能力不仅有所节制,而且一旦繁殖过多,会出现种种自杀现象;

(三)死亡大迁移,数百万只旅鼠向西或向北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3、旅鼠的“疑问”:

(1)我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重大的问题:如果人类照我们这样繁殖,结果会怎样呢?

(文字资料:美国科普作家、未来学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来写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万或每年7000万人的速度增长着……完全有理由担心,如果地球人口继续像现在这样,每过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将增加10万倍;到公元3550年,人类机体的总质量就会等于地球的质量;到公元7000年,人类的质量就会等于已知宇宙的质量!看来很明显,如果不加以控制,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恶果。)

(2)我还想:当人类数量急剧膨胀,威胁到人类生存的时候,你们能像我们这样大规模地视死如归,舍生取义吗?

4、从课文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之后由各组选代表发言,共同交流。

学生可能有的答案:

大自然有许多奥秘人类还无法解释,有待继续研究

人类也不应该毫无节制的繁衍下去,否则也许有一天我们也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人口问题是全球第一号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索。

在位梦华和丹尼斯身上我们看到了为科学的崇高献身精神

只有创新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才能揭开大自然的奥秘

自然界的万物都是自然课文的研究对象

自然界本身就具有调节机制,一旦被破坏,就会向新的平衡转化

从自然界的调节中人类应当觉悟:人类也应注意自我调节,以求和谐发展;

五、品读课文,体味文章独特的写作手法:

提问:本文介绍了旅鼠的三大奥秘,知识性很强,但读来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想一想,文章的'写法有什么独特之处?它是说明文还是记叙文?在课文中找出你的依据来。

学生思考、明确:课文采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可以说是记叙文与说明文的杂交品种,或者叫跨文体的文体。

六、拓展迁移

1、不管是任何难解之谜,总会有破解的一天,而破解旅鼠之谜的人,可能就是在座的某位同学。你能谈谈你对旅鼠奥秘的见解吗?(补充材料:关于旅鼠之谜的纷争(一)(二)

体会到《敬畏自然》中所论述的“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一句的深意。

2、除了旅鼠之外,自然界还有一些奇异的现象,请根据你的观察和了解,说说某种动物奇异的表现。

《旅鼠之谜》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科学小品。文章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形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旅鼠的三大奥秘,新奇有趣,意味深长。自然是一位智慧老人,他用多种形式启发我们。从旅鼠的身上,我们如果反观人类自身,也许会领悟到很多……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旅鼠之谜》学习要点精品多篇范文。

《《旅鼠之谜》学习要点精品多篇[本文共13328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